(一)轄管
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秉持維護生態、低度開發為主的方式進行開發建設,並以特色觀光產業、深度多元遊程辦理行銷推廣,期能達成自然與觀光並存,產業與遊客共榮的目標,本區位於嘉義縣東部丘陵及東部中、高海拔山區,東鄰南投縣玉山山脈,北接雲林縣草嶺地區,西近嘉義市區,南鄰高雄市那瑪夏區,範圍包含嘉義縣梅山、竹崎、番路及阿里山等4鄉,總面積約4萬1,520公頃。
(二)經營管理主軸
1、提升阿里山整體旅遊環境品質,建設阿里山為「安全、樂活、生態、永續的國際觀光度假區」。
2、型塑阿里山嶄新入口意象,打造臺18線旅遊路廊,分流並串連鄒族文化、西北廊道等遊憩系統景點,延長遊客駐留時間。
3、融合大阿里山的生態、文化、產業,發展多元體驗遊程與精緻旅遊服務,提升觀光效益。並結合周邊跨區景點,吸引更多國際觀光客,帶動觀光旅遊熱潮。
(一)轄管
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轄區跨越雲林、嘉義、臺南三縣市,區內有潟湖、濕地、動植物生態、古蹟文化、鹽
業文化等重要觀光資源。經營管理範圍北起雲林縣舊虎尾溪,南至臺南市鹽水溪,東以省道台17線為界(不包含臺南科技工業區,含嘉義縣布袋鎮南日本鹽業株式會社宿舍群、臺南市北門區南鯤鯓都市計畫特定區等2處),西以海底等深線20公尺為界(不含外傘頂洲以北海域),陸域面積為3萬7,166公頃,海域面積為5萬636公頃, 總面積為8萬7,802公頃。
(二)經營管理主軸
1、以白色雲嘉南做為觀光發展的方向及行銷意象。
2、「白色雲嘉南」色彩主軸連結浪漫幸福之元素,營造幸福浪漫意象之羅曼蒂克大道,推動「婚紗美地」、「結婚殿堂」、「戀愛天堂」、「伊甸樂園」及「失戀驛站」等特色景點。
3、規劃自行車綠色廊道及內海藍色公路,勾勒風景區綠色觀光軸帶。
4、山海串連,結合阿里山及西拉雅國家風景區觀光資源,提升整體觀光旅遊服務品質。
位於嘉義縣南布袋濕地,為許多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、東亞與紐澳候鳥遷移中繼站、臺灣稀有水鳥繁殖及重要魚蝦貝苗繁殖區。(圖/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提供)
(一)轄管
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具有獨特的地質景觀、溫泉、水庫、古蹟名勝、西拉雅平埔文化、農業特產等多樣性的觀光資源,這繽紛瑰麗的山水美景與彌足珍貴的原鄉情懷巧妙融合,營造出最引以為傲的獨特風情,並使本區具有成
為以生態、產業及臺灣原鄉特色之國際旅遊勝地之潛力。本區位於臺灣西南隅高山與平原交接處,北起臺南市白河區及嘉義縣中埔鄉深坑、沄水、石硦、中崙、三層、東興6村及大埔鄉北界,南至新化區南界及左鎮區西南界,東臨南化區及台20線,西至國道3號高速公路範圍;行政區跨越了臺南市及嘉義縣,面積合計9萬5,470公頃。
(二)經營管理主軸
1、推動質量優化的鄉村旅遊,讓西拉雅˙鄉村展風華,並以五感(視、觸、味、嗅、聽)服務為策略,積極推動景點亮化、觀光加值、美食饗宴、環保低碳及在地天籟等建設及加值服務。
2、以關子嶺溫泉、東山咖啡、西拉雅原鄉文化等在地特色為主題,開發具有各樣鄉村、產業特色的小旅行遊程,運用體驗經濟、故事行銷,促使產業與觀光結合。
3、將最在地的景觀、產業、文化,透過「觀光平台」充分展現,並持續以「傳統」(文化、產業)為觀光發展主軸,加入各項「創新」點子,將西拉雅最美的風景、最豐富的產業、最動人的文化故事呈現給遊客。
臺南白河荷田映象。(圖/西拉雅國家風景區提供)
阿里山國家風景區
雲嘉南海濱國家公園
西拉雅國家風景區